《学习的学问:走出低效与无序的实践法则》读书笔记

人文笔记《学习的学问:走出低效与无序的实践法则》读书笔记已关闭评论306字数 7643阅读25分28秒阅读模式
《学习的学问:走出低效与无序的实践法则》读书笔记

本读书笔记内容来源于电子工业出版社《学习的学问:走出低效与无序的实践法则》,我对读书笔记内容的顺序和内容稍做调整。

第一章 打开学习的视野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那些你不会的知识,仍然要独自一人下功夫去学会。即使你有要好的学伴、贴心的老师,但是仍然代替不了你自己去学会。那些你学不会的,如果你不去学,就永远都不会。

学习的本事,是从头脑里“生长”出来的。如果你的头脑里从来没有“生长”出新的想法,形成新的本事,只有别人塞给你的想法,那你根本就是未曾学习,只是积累了吹牛的谈资。 

第二章 做好学习前的充足准备

专业立命,学好专业,是个人成长中最基本的任务。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都要有自己的专业。学习的第一要务是把自己的专业搞清楚。对于在校大学生,优先学好自己的学科专业,成绩最好能排在前列;对于职场人士,要专心于自己从事的行业,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去思考自己的学习。专业是立命的根本,要学好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好一个专业的目的是学通学透一个体系。把体系学通之后,再去学其他领域的知识,可以快速借鉴、触类旁通。

不用总是纠结,你只管去学,不要在意方法,先学起来,再做总结。你会发现,实践会让你对学习有新的理解,头脑里会自发地冒出关于学习方法的新想法,这种“自创方法”的过程,才是学习的正途。

第三章 掌握三大学习关键,让基础更扎实

1、建立概念网络,打通不同领域

在持续学习中,首先要抓好概念,通过概念打好学习基础,之后掌握基本原理,通过原理建立对不同学科框架的认识。框架的总结与归纳,有助于提升学习的速度。最后,学习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后,如果能构建出关联,就可以形成更全面的理解与认识。

概念是学习的基础。很多人学不好,主要原因就是没搞清楚概念。

概念里有大学问,深挖概念可以发现很多重要的信息,积累概念有助于我们打好学习的基础。

学习概念的第一步,就是尽量在不同领域找到关于这个概念的定义,放在一起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很快抓住概念的要点,使人印象深刻。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对概念的定义一带而过,或者用自己的生活常识“想当然”地理解概念,掉入片面化的陷阱里。你以为的概念是这样的,其实概念是另一种样子。概念是学习大厦的砖块,学概念就是在烧制砖块,如果砖块的质量不好,当你垒到高处的时候,底层的砖块就会被压塌。很多人对某些领域知识的学习,在学到后面时会发现后劲不足,怎么学也学不进去,怎么提升也提升不了,这就需要追本溯源,在概念上再下一些功夫,再排查排查,看看是不是有重大的盲点。

理解概念,得逐字逐句细抠,认真分析概念的定义,从定义里提取信息。

“概念”是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含义和适用范围。(编者注:什么是概念)

如果你想让他人快速理解一个概念,“隐喻”是很重要的方法。隐喻的本质是利用我们熟悉的事情,解释我们不熟悉的事情。而来自生活中的实体物品、动物植物、前后方位,都是我们熟悉的内容。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越是使用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能感觉到的东西,越容易理解,越容易引起共鸣。所以在商业社会里,商家在选择品牌名称或者形象符号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水果、动物或文化符号作为商标,因为这些让人印象深刻。而印象深刻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或者接触到,于是理解成本会更低。

隐喻。隐喻就是借用一种自己熟悉的体验,来理解另一种不太熟悉的体验。换句话说,隐喻架起了熟悉与陌生的桥梁,将自己熟悉的体验扩展到新的领域,用别人的知识体系训练自己的学习本领。隐喻的核心,就是用一个我们已经熟悉的概念体系解释一个新的概念。

当你学习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概念,你要把每一个概念搞清楚,然后将它们关联起来。持续学习,就是要利用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不断扩展,最后形成强大的概念网络,变成我们的知识体系。 

初学者不用去纠结太多的学习方法,只是把一些基本的概念搞清楚,就能超过很多同阶段的学习者。……这个工作太基础、太朴素、太不显眼,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屑于做。

我们在学校学习时期,很多考试就是在持续地考概念,变着花样考、拐着弯儿考。

工作以后,看一个人对行业的理解,其实也是看他对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念是不是有深刻的洞察。

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积累概念,选择一个领域,从头开始,先积累10个,再积累100个,再积累1000个……对每一个概念,都要认真理解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将其写下来。可以针对一个概念,在同一领域里,找不同的著作,看不同版本的定义;也可以在不同领域,找不同著作中同一概念的定义,对比定义的不同角度。对于同一个概念,当你接触了许多略有差异但又相互交织的定义时,相同的部分可以让你加深印象,不同的部分会通过反差形成对比,刺激你的大脑。持续这个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会发现,概念就像你的朋友一样呈现在你的脑海里,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几乎就是最好的反应了。

学习中的概念网络建设和高铁网络的发展非常像。最开始……先搞懂领域里的基础概念,基础概念与基础概念相互关联,基础概念再扩展概念,相互联系、不断拓宽,就可以建立一个非常精细缜密、互相联通、四通八达的概念网络。

学习概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立概念台账形成概念网络。台账的本质是清单或者表格,其作用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组织信息,方便梳理,可帮助我们思考得更清晰,避免脑海里一团乱麻。

学习越到位,概念积累得越多,我们的感知就越精准。感知精准是专业度高的表现。

在建立自己的概念网络的时候,既不要跳过简单的,也不要害怕复杂的。对简单的概念,你可能会认为过于简单,于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而对复杂的概念,你可能一眼没看懂又心生畏难情绪想要退缩。要知道,复杂的概念往往由简单的概念通过层层推演堆叠在一起。如果你看到简单的概念就自以为是地跳过,很有可能在概念慢慢变得复杂的时候,就突然跟不上了。

回想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当天学习的知识若有困难,一定要及时解决,不留盲点。如果积压了任务,“带病”向前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听也听不懂、跟也跟不上,更容易破罐子破摔。那些考试成绩排在末尾的人,并不一定是智力败给别人,而是由于欠下的知识债务过多,来不及追赶,心理压力过大,而最终投降认输。

概念是学习、交流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写作表达,还是学习、阅读,抓好概念,就抓住了入门的钥匙。

我们学习和积累的概念,最好来自人类正本清源的知识学科,来自经典教科书,来自经过各行各业不同人士反复评议、共同认可的作品。用这些概念打基础,比较牢靠,相对准确,在构建我们理念大厦的基石时,就不容易出现问题,不会掉入他人构筑的概念陷阱里,成为他人获利的对象。

经典作品往往有较高的智慧含金量,因其思想深刻、洞察犀利、论述独特而流传,并且有经典框架、经典理念。只要你能认真吃透,功力就会有很大提升,再结合时代的变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如果我们想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应该找这个领域里尽可能出自源头的思想,去还原前人的所思所想,探寻最早的脉络,发掘最原始的场景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另外,人们对于概念喜新厌旧的习惯,反过来给我们一个启发:如果你希望制造爆款,提高业绩,那就多制造一些新的概念,让人有更强烈的新鲜感。

知识付费行业就有这个特点,很多课程都会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比如“××现象”“××模型”或“××方法”,而且往往会采用一种动物、植物来命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名词与其说是新发现,不如说是新包装,来自对经典作品的再次阐述或者重新演绎。改个新名字,就像推出了升级的新产品一样,会更好卖。你在学习时,也会觉得自己在同步前沿新知。但是如果你认真研究后就会发现,新入门一个领域,如果想打好基础,“花里胡哨”的最新知识根本没必要。对于初阶学习者,搞清经典问题,和最前沿的时代保持一定距离,更有利于进步。

出版行业也有同样的情况。比如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和编辑朋友们有过交流,有不少朋友建议我,要围绕一个关于学习爆点的新概念来写,最好是读者一看就能颠覆认知、感觉受用,然后打透这个概念。我对此是有保留意见的。首先,持续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长期的,而且是朴素的。我写的这些关于学习的道理,其实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曾说过,我在这本书里也只是在自己的实践与总结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也只是用中国汉字重新排列组合,你要说新,也新不到哪里去。

首先,对于基础学习者而言,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新东西”。越是古老的道理,你越应刻意行动、持续践行,越有强大的功效。其次,如果打造一个新的概念点,好像的确吸引人,但是也会带偏人。真正的学习像十个指头弹钢琴,是全方位的、拥抱真相的。学习的真相就是,你不可能只学会一两个绝招就超过其他人。尽管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用一个狠招改变人生”的说辞,但我一直认为这些就像封建迷信里的神药巫术,更多的是为了让你花钱。学习的提升是全面的提升,不是局部的提升。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来自学科里的自然逻辑,这些逻辑把概念串起来。也就是说,前人在学科开山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这些概念的,更多的是在实践当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梳理形成规律性认识,包含概念、原理等指导性的理论,然后一步步往前走,形成逻辑链条。

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第二种方式是迁移类比。这需要我们开启联想,发挥想象,天马行空,把可能看上去没有关系的概念关联在一起,形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掌握原理:建立框架,学会全面看问题

原理是可以反复应用的,在理工科里,以定理、定律的方式出现;在文科里,会以经验教训的方式出现。

原理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后,从背后抽离出来的规律。如果现象反复发生,具有很高的确定性,就能归纳总结出规律。

原理是我们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我们看待世界的处世规律。

3、建立框架:框架是原理的组团出道

一本书、一份报告、一篇文章,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以及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些就会形成一个结构,可以理解为框架。

框架的学习相当于武装大脑,对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如果没有框架的武装,我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第一反应来解决。而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未必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原理可以理解为“一条原理”,就是一根藤条长出了一串葫芦。而框架就像一个架子,会把一些经常在一起出现的“原理”放在一起,从而整合成一个整体,它由很多根藤条交织在一次,最终长出了一大片葫芦。因此,框架就是原理的“组团”出道。

寻找领域框架,还有一个好用的技巧就是查找不同领域里的认证类考试大纲。

其它观点

你觉得提问题更难还是回答问题更难?很多人会认为回答问题更难,其实提问题比答问题更难。提问引导方向,方向如果错误就会事倍功半。提问更像是目标的引导: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去?当我们回答好这些问题,目标出现,想办法调动资源完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思考清楚我们要做什么,要比怎么做更重要。当然如果你一直没思考清楚,也是可以先做起来的,做着做着,想法就会明确很多。

一个悖论:我们喜欢“具体”胜于原理

在学习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种是“导览型”表达,一种是“沉浸型”表达。

“导览型”表达会告诉你很明确的路标,让你知道你到了哪里。比如这本书,每一章都会介绍我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还要说些什么。随时随地提供导览,会给你很强的安全感,让你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导览型”表达,对于已经学会的人来说,沟通效率非常高。

 “沉浸型”表达并不会明确告诉你到哪了,而是让你融入某个场景中,沉浸其中,你就能理解。“沉浸型”表达更多地面对普罗大众,面对那些没有背景知识、不知道前提条件的人,他们需要更强的代入感。

在看到“导览型”表达的学习材料的时候,如果感觉信息量大、抽象性强而难以理解,那就需要做一些补充工作,增加感官体验,将其变成类似“沉浸型”表达的材料风格。

把具体的问题和场景呈现出来,人们更容易设身处地地感知知识的作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理性抽象的知识更加鲜活。

人类传承的很多精神财富,并不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当我们面向内行讲话的时候,就多“导览”,讲“抽象”,讲原理,讲概念,但是我们面向大众讲话时就多“沉浸”,讲故事,讲“简洁”,讲“生动”。

学习就是要学习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要学习知识,就要向领域专家学习。专家用什么语言表达,用什么方式思考,专家写出来的文字、说话的方式,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我们从教材里面看到的,就是这个行业里大家正常说话、沟通的样子。如果觉得学习有困难,那么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如果我们只想通过保持舒服的方式来学会新知识,那学到的往往都是变形的、变质的知识。所以可以往抽象内容里增加感知体验,这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权宜之计。要学会新东西,还得靠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具体的内容,而不喜欢抽象的内容。所以在学习起步的时候,要适当迎合大脑,但是又需要在迎合的时候刻意引导拔高。我们始终都在寻求平衡,既要在感官上容易上手,又要引入理论来提升水平。 

(编者注:短视频)这些经过摘编的内容,往往不需要费很多脑力就能理解。这样做的底层原理,就是我们更喜欢具体事例,不喜欢抽象原理。

一个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喜欢看故事书、“鸡汤”书,里面会有“故事加金句”的内容,会获得一些启发。但是如果他在慢慢进步的话,这些书就无法满足精神的需要,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思考,因为故事与结论有时候没有直接的关系,只不过故事会让我们读得轻松,我们很快就能感觉到自己看懂了。

一个持续学习的人,最终会寻求思想更丰富、让人有所思考的书。这些书的逻辑性很强,往往包含许多议论分析的内容,甚至可能读的时候有些费劲,但是嚼劲很大,回味性很强。如果我们学习的能力继续提升,可能还会习惯于看教科书、专业报告、论文,这会让我们的学习再进一步,因为我们已经涉猎到了知识的源头。

第四章 持续监控,持续调整,持续精进

(编者注: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要做出权衡取舍,有的知识要精通,有的只要知晓即可,还有一些短期用不上的,知道从哪里找就可以了。

对于自己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知识,要做到直接“脱口而出”,变成生活中的第一反应,这些知识才能为我们真正所有。这就是“学会”的最高标准。(厚飞改编)

我们对很多知识的确掌握得不够牢固,需要经过提醒或者提示才能想起来,这就是“借题发挥”。“题”就是一个线索、一次点拨、一句话点醒或者一份提纲。这些知识对我们来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看到了就会想起来,但是如果主动回想,未必能回忆起来。

“借题发挥”容易给人一种“这个我懂”的幻觉,因为我们很容易把经过他人提示以后才理解和想起来的知识当成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在一些需要即时反应、迅速做决定的场合,如果思考不全面,需要依赖其他人的提示,即认知上有盲点,那就很容易犯错误。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要尽可能让本来需要“借题发挥”的知识变成能够“脱口而出”的第一反应,而不是在事情结束以后才想起来。

“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我大概知道某个知识点在某个地方,于是凭着记忆翻箱倒柜,终于在某本书的某个角落里找到了需要的知识。我们可能会对一些数据或者案例留下大致印象,但是在真正要用的时候,还是要借助搜索引擎或者记忆的帮助,沿着线索找到原貌。

如果说“借题发挥”是要找拐杖扶,那么“按图索骥”就是手里只有一根线,但要拔出萝卜来。以我的经验来看,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反而是少数,因为很多人平常没有做信息摘抄的习惯,只是纯粹凭记忆去按图索骥。而更多的人往往是两眼一抹黑,都不知道要怎么找,于是只剩下原始的第一反应,那就是空空的大脑。

“按图索骥”,知道去哪找,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梳理出线索和整理出笔记。

每个人除第一反应之外,还要建立一个外脑,这就是我们的外部知识库。而连接大脑和外脑的重要线索,就是“按图索骥”能力:我知道什么问题在哪里能找到,等需要使用的时候,把内容引用出来,这样我们的知识版图就扩展了。

随着学习的推进,你开始能够记住内容,只是偶尔需要提示,毕竟记忆还不够牢固;再进一步,你会发现居然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甚至还能产生灵感和形成直觉,这时候就进入了“脱口而出”的阶段。这样一来,你就从没有反应到改变了自己的第一反应。认知提升其实就是一个从没有反应到有正确第一反应的过程。

越是学得多、学得好的人,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会掌握更多的管控点(编者注:知识在某个环节,要重点关注和控制的一些关键点是什么)。而成为专家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掌控更多的管控点。

能快速学习的根本在于,你有非常庞大的知识储备,之所以学得快,是因为新知识在不断唤醒你的旧知识,你在进行拼装和组合。

如果真的想要获得“快速”的能力,最好是选择和时间做朋友,慢慢提升自我,而不是急功近利想去速成。

对于我们持续学习的事业,最好结合两种方式。首先要确保自己在每个知识细节上把握到位,这就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比如逐字逐句把一本书读完,尤其是经典好书。其次,我们希望在抓细节的同时,又能跳出来把握整个知识结构,比如书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需要强调,哪里暂时一笔带过,这样就不会过分沉溺于细节。如果我们把这两件事情持续做下去,坚持三五年,个人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们应该用一生的时间,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这些领域里有什么样的逻辑、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然后借鉴这些模式,并应用到自己的行业里,这样才能博采众长,吸收各行业最聪明大脑的认知。

【作者介绍的如何加微信向别人请教问题】

(1)初次沟通要做简明的自我介绍,表明身份,最好能找到共同点。

当你要麻烦别人的时候,让对方越省心,对方的时间就越容易放在重点上。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总是更容易吹毛求疵,所以在初识时尽量做到让对方省心舒服

(2)问题开门见山,一次说清,不要小短句喋喋不休,不要发语音消息。

用简短的语句把问题说明,然后编写好一段话,排好版,必要的时候加上空行以及编号,发送给对方。

第五章 从会学学会

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学会,那就写出来。写作从易到难,分别是写句子、写段落、写篇章、写长文、写报告、写专著。当进入写专著的阶段,其实就是在写书了。从“持续写书”的标准看,这是要求自己持续输出,是推动我们从“会学”到“学会”的有力武器。

写书的目的不是让作者在市场上找到一个绝无仅有的定位,作者也不要认为市面上已经有人出版了类似主题的作品,就选择不写。写书更多的是强迫你从一本书的角度,去系统梳理、总结你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领域的理解。写书这件事会倒逼你从零开始思考,一点点拆解与构建。你会不断拷问、审视自己,而这才是写书的价值。当你最终独立地把书写出来时,既考查了你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谋篇布局的能力,还能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站长个人微信
weinxin
lovgoo
官方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厚飞
  • 如需转载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获得授权(部分文章显示为转载的除外)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rsu.cn/archives/3526